药用级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HS15的药典质量标准CAS号70142-34-6
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(化学名:PolyethyleneGlycol15-Hydroxystearate,商品名常用SolutolHS15)是由15-羟基硬脂酸与聚乙二醇(PEG)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,因兼具亲水性(PEG链)和亲脂性(羟基硬脂酸链),且生物相容性优异,被广泛用作药用辅料。以下从药典质量标准和医药用途两方面详细说明。
一、药用级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药典质量标准
药用级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质量控制需覆盖理化性质、纯度及安全性指标,确保其在制剂中稳定有效。
1.性状
-外观: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、薄片或粉末,无臭或微有特异气味。
-溶解度:在水中易溶,在乙醇、异丙醇中溶解,在乙醚中几乎不溶,在正己烷中不溶。其良好的水溶性源于PEG链的亲水性,是区别于其他脂溶性酯类辅料的关键特征。
-熔点:应为39~45℃(EP通则2.2.14),通过控制结晶度确保辅料在储存和制剂加工中的稳定性(如熔融制粒时的温度控制)。
-黏度:20%水溶液(25℃)的动力黏度应为30~60mPa·s(USP通则911),反映分子链缠结程度,影响制剂的流动性。
2.鉴别
-红外光谱: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(EP通则2.2.24),特征吸收峰包括PEG链的C-O伸缩振动(1100cm?1左右)、酯基的C=O伸缩振动(1730cm?1左右)及羟基的O-H伸缩振动(3400cm?1左右)。
-薄层色谱鉴别:取本品0.1g,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10mL,作为供试品溶液;另取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对照品同法制备对照品溶液。采用硅胶G薄层板,以二氯甲烷-甲醇-水(65:35:5)为展开剂,展开后喷以50%硫酸溶液,120℃加热30分钟,供试品与对照品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一致(USP通则621)。
-显色反应:取本品0.5g,加氢氧化钾乙醇溶液(5%)5mL,回流30分钟,冷却后加稀盐酸酸化,应析出白色沉淀(15-羟基硬脂酸),沉淀可溶于乙醚,进一步确认酯结构。
3.检查项目
-酸碱度:取10%水溶液,依法测定(EP通则2.2.3),pH值应为5.0~7.0。过酸或过碱会影响药物稳定性(如青霉素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)。
-游离聚乙二醇(PEG):照凝胶渗透色谱法(GPC)测定,游离PEG(分子量<400)含量不得过5.0%(EP)。游离PEG会降低辅料的增溶能力,且可能影响制剂的渗透压(如注射剂)。
-15-羟基硬脂酸:照气相色谱法(EP通则2.2.28)测定,游离15-羟基硬脂酸含量不得过3.0%。过量游离脂肪酸会增加制剂的酸值,加速酯键水解。
-平均分子量:采用GPC法,以PEG为对照品,测得的平均分子量应为1500~2500(USP),反映PEG链长度分布,直接影响HLB值(约为14~16)和增溶能力。
-过氧化值:不得过10.0meq/kg(EP通则2.5.5),控制氧化程度,避免氧化产物(如醛、酮)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(尤其对易氧化的维生素、多肽类药物)。
-酸值:不得过1.0mgKOH/g(USP通则401),反映游离羧酸含量,确保酯化反应完全。
-炽灼残渣:不得过0.3%(EP通则2.4.14),控制无机杂质总量。
-重金属:取本品1.0g,依法检查(EP通则2.4.8),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。
-微生物限度:需符合注射用辅料要求,细菌数不得过100CFU/g,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过10CFU/g,不得检出大肠杆菌(EP通则2.6.12)。
药用级15-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HS15的药典质量标准CAS号70142-34-6
陕西铭铖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药用辅料、原料药以及化学试剂供应的企业,具有国家认证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(GSP)认证。这标志着陕西铭铖医药在药品的采购、储存、运输和销售环节均符合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。公司致力于为制药行业提供高品质的药用辅料和原料药,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药物制剂的生产中。
药用糊精,淀粉,微晶纤维素,药用明胶、药用蔗糖、吐温0泊洛沙姆、乳膏基质、药用淀粉、药用糊精、硬脂酸镁、羧甲基淀粉钠、羧甲基纤维素钠、可溶性淀粉、羟丙纤维素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、交联聚维酮、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、聚乙二醇(PEG)系列、二氧化硅、十八醇、十六醇、预交化淀粉、微晶纤维素、甲基纤维素、乙基纤维素,三氯蔗糖,麝香草酚药用蜂蜜,阿斯帕坦,二甲硅油,蜂蜡,甘油,固体石蜡,滑石粉,海藻酸钠,黄原胶,活性炭,聚乙烯醇系列,卡波姆,泊洛沙姆等等药用辅料;苯甲酸,苯甲酸钠,鱼肝油,苯扎溴铵,聚维酮碘,氯化钠,氯化钙等等。
...